1.一種扳手精密模鍛成形工藝,所述工藝步驟為,坯料加熱→拔長→
模鍛→切邊,其特征是:所述模鍛為第一次精密模鍛成形,所述切邊為第
二次精密模鍛成形;第一次精密模鍛成形和第二次精密模鍛的具體步驟如
下:
1)第一次精密模鍛成形:第一次精密模鍛成形采用精鍛模實現,首先,
將模鍛件在第I終鍛模膛中終鍛成形,再將第I終鍛后的模鍛件在第II終
鍛模膛中微量精鍛變形;
所述精鍛模包括第I終鍛模膛(1)、第II終鍛模膛(2)、第I終鍛飛
邊槽(5)、第II終鍛飛邊槽(4)和左右兩個導向鎖扣(3),第I終鍛模膛
(1)和第II終鍛模膛(2)形狀均與模鍛件形狀相同,第I終鍛模膛(1)
與第II終鍛模膛(2)縱向排列,2個導向鎖扣(3)分別位于精鍛模左端
和右端,導向鎖扣(3)為凸凹配合結構,即凸結構和凹結構分別設置在上
鍛模和下鍛模上,第I終鍛飛邊槽(5)圍繞第I終鍛模膛(1)水平方向
四周,第II終鍛飛邊槽(4)圍繞第II終鍛模膛水平方向四周;所述第I終
鍛模膛(1)的總高度比第II終鍛模膛(2)的總高度小0.4mm;第I終鍛
模膛(1)水平尺寸比第II終鍛模膛(2)相對應水平尺寸單邊小0.25mm;
所述導向鎖扣(3)的凸結構和凹結構均為柱面導向鎖扣結構,即所述
導向鎖扣(3)包括導向工作部分和導向入口部分,導向工作部分為柱面,
導向入口部分為錐面,導向工作部分和導向入口部分自然過渡;
所述第I終鍛飛邊槽的橋部厚度h為2.6mm,橋部寬度b為10mm,
飛邊槽倉部厚度H為7.0mm,倉部寬度b1為38mm,倉部入口圓角半徑r
為1.5mm;第II終鍛模膛的飛邊槽橋部厚度為1.0mm,橋部寬度為12mm,
飛邊槽倉部厚度為9.0mm,倉部寬度為42mm,倉部入口圓角半徑為0.5mm;
2)第二次精密模鍛成形:依靠切邊凹模對第II終鍛模鍛件進行微過量
精密切邊,第II終鍛模鍛件切邊的單邊過切量為0.25mm,將第II終鍛模鍛
件扳手小頭處長寬方向的30.5mm和68mm尺寸在微過量切邊后可分別獲
得30.25mm和67.5mm尺寸,第II終鍛模鍛件在微過量精密切邊后,將模
鍛件橫截面外側端部表面由原近似“<>”的非機加工形狀變為現在近似“〔〕”
的非機加工形狀。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