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年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進展情況及2025年工作安排的通報
發布時間:2024-12-09 來源:吉林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
2024年,吉林省委省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厲行節約反對浪費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反食品浪費法》《中共中央辦公廳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行動方案的通知》《國家發展改革委辦公廳關于落實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2024年工作要點的通知》,推動全省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工作取得積極進展?,F將有關情況通報如下。?
一、2024年工作進展及成效?
(一)開展糧食節約減損行動。強化糧食機收減損。出臺《吉林省農業機械報廢更新補貼工作實施方案》,提出增加報廢機具種類、提高補貼標準、打破區域限制、增加補貼資金等具體措施,嚴格落實補貼資金。印發《2024—2026年農機購置與應用補貼實施方案》,明確了“優機優補”政策,鼓勵農民購置先進適用的農機裝備。啟動實施農機研發制造推廣應用一體化試點,其中智能免播種機研發項目完成12行大型順向牽引免耕播種機樣機1臺、輕簡型丘陵山地玉米收獲機研發項目完成樣機并實現小批量推廣35臺。投入經費300萬元,實施了基于數字化設計方法的小麥高效低損脫粒機、基于全作業信息實時監控技術的智能電驅精量播種機、有機稻種植中耕作業自走技術及配套機具等農機裝備重點研發項目。通過現場會、培訓班、田間演示等多種形式,宣貫農業農村部《2024年“三秋”機械化減災減損生產技術指導意見》;通過“線上+線下”“理論+實操”相結合的培訓方式,聚焦主要糧油作物耕種管收機械化作業環節,以專業農機手(含無人機飛手)、農機大戶和農機(航化)作業服務組織帶頭人為對象,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技能培訓。目前,全省各地已培訓專業農機手730人。減少糧食儲存損失損耗。印發《關于進一步做好農戶儲糧減損工作的通知》,指導各地認真落實糧食安全主體責任,尊重農民意愿,因地制宜指導農戶安全儲糧,推動構建農戶安全儲糧長效機制。積極參與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組織的綠色儲糧標準化試點,在省儲備糧管理公司選取2戶直屬企業開展玉米、稻谷偏高水分儲存實驗。通過對現有倉房進行隔熱、反光涂裝改造和應用內環流控溫儲糧技術,適度提高糧食入倉水分(糧食烘后水分),降低了烘干過程中噸糧降水的燃料成本,減少了烘干過程所產生的二氧化碳等氣體排放,具有廣泛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支持適度規模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建及擴建糧食倉儲設施,啟動對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自產糧食租倉儲存的給予定額補貼工作,提升糧食產后服務能力。深入實施優質糧食工程,推廣綠色儲糧技術應用,2024年完成39萬噸倉容升級改造。加強糧食運輸減損。出臺《吉林省加快推進農村客貨郵融合發展實施方案》,進一步優化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網絡,加快推進“客貨郵”三網融合。印發《吉林省推動汽車客運站高質量轉型發展2024年度專項補助資金實施方案》,支持客運站、客運企業發展農村物流業務,對25個市縣補助500萬元,進一步帶動全省農村物流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吉林分公司倉儲物流設施建設項目,在長春、白城地區共建設高標準糧倉36萬噸。截至目前,全省39個縣級客運站完成“客貨郵”升級改造,565個鄉鎮建成鄉鎮運輸服務站,7319個建制村建成農村物流服務點,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點覆蓋率80%。減少糧食加工損失。圍繞糧食加工關鍵技術等研究內容,投入經費250余萬元,實施了雜糧食品加工品控關鍵技術研發與產業化、大豆基控制能量和蛋白補充功能運動營養食品的開發、農畜產品中毒害物質快速檢測技術的研究與應用等重點研發項目5項。落實大米(GB/T1354-2018)標準,指導企業適度加工,截至目前,規上大米生產企業平均出米率達到66.5%,部分企業達到70%。推動企業轉型升級,吉林裕豐米業等15戶糧食加工企業被認定為2024年省級“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吉林省輝農粳稻大米加工數字化車間、吉林省長興谷物綠色大米加工數字化生產線被認定為2024年省級數字化車間(生產線)并獲得資金支持。持續實施優質糧食工程項目建設,支持糧油加工企業提高轉化率、綜合利用和糧食加工技術提升。支持55戶糧油企業按國家標準和標樣適度加工,合理控制加工精度,升級改造生產工藝,提高加工轉化率,涉及投資3.45億元。?
(二)開展全民節糧意識提升行動。減少家庭和個人食品浪費。開展“奮進新征程 共筑家國夢”最美家風進校園、“吉家和美 同閱紅色經典”家庭親子閱讀、“廉潔吉林 清風傳家”廉政教育等活動,積極引導廣大家庭培樹勤儉節約、綠色低碳的傳統家風、新時代家風。舉辦“簡約新婚尚 傳承好家風”主題晚會、“紅旗緣·吉家美”集體婚禮等活動,推動婚俗改革,反對鋪張浪費,倡導婚事新辦簡辦。各地婦聯組建由女科技工作者、婦聯干部和執委、巾幗志愿者組成的巾幗助農、助邊服務隊,深入村屯開展科普講座,“點對點”進行糧食生產、加工、儲存等技術指導,幫助廣大婦女和家庭減少收獲損耗,減少“地趴糧”,減少過度加工,共開展相關活動20余場次,受眾800余人。印發《關于開展移風易俗文藝作品展演活動的通知》,圍繞“治喪出殯”大操大辦、“高價彩禮”等重點突出問題開展專項治理,組織各地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開展“抵制高額彩禮 倡導文明婚俗”專項活動,組織文藝展演、召開座談會議、開展現場觀摩、交流典型案例,引導廣大群眾共同抵制陳規陋習,堅決遏制高額彩禮、人情攀比、大操大辦、鋪張浪費、厚葬薄養之風,持續推進移風易俗。截至目前,全省開展各類移風易俗主題活動4400余場,發放宣傳單10萬余張,參與群眾近80萬人次。加強引導規范。印發《吉林省糧食節約和反食品浪費2024年工作要點》,明確加強行業管理、強化監督執法、減少生產環節損耗等15項重點任務及責任部門,著力推動解決重點領域和餐飲關鍵環節浪費嚴重問題。多部門聯合出臺《關于進一步做好節約糧食宣傳教育和行為引導工作的實施方案》,將“光盤行動”、文明餐桌作為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重要內容。進一步修訂《吉林省中小學文明校園測評細則》,將“倡導文明用餐、光盤行動,無餐飲浪費現象”列入文明校園測評,加大“文明餐桌”公益宣傳,提升節約意識。?
(三)開展餐飲行業反浪費行動。深化“光盤行動”。督促餐飲服務單位落實主體責任,倡導餐飲單位推行“半份菜、小份菜”服務,督促餐飲服務提供者主動提醒消費者防止食品浪費,不得誤導、誘導消費者超量點餐,自覺落實反食品浪費措施。加強網絡訂餐平臺管理,對美團、餓了么平臺開展行政指導。認真貫徹落實《反食品浪費法》相關規定,發布吉林省地方標準DB22/T3669-2024《餐飲厲行節約行為規范》。推動綠色餐飲先行,將制止餐飲浪費標準咨詢與宣貫納入一站式服務窗口日常工作中,構建服務交流平臺,指導企業全面提升餐飲質量,全力打造綠色餐飲,聚力營造反對餐飲浪費新風尚。2024年啟動長春市、遼源市、白城市3座廚余項目建設,截至目前,我省已建成餐廚垃圾處理廠4座,小型廚余垃圾處理站10處,處理能力1050噸/日。強化違法懲治。印發《全省市場監管系統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專項行動實施方案》《制止餐飲浪費執法稽查工作方案》《關于開展厲行勤儉節約制止餐飲浪費標準專題活動的提示函》等文件,要求各地強化日常監管,加強宣傳引導,督促餐飲服務單位嚴格落實主體責任。全省大型餐飲服務企業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制止餐飲浪費培訓考核合格率100%。持續推進監督執法檢查,對違法主體、違法行為迅速糾正、迅速責改、迅速處罰,截至目前,全省共檢查餐飲服務單位10.1萬家次,督促整改問題577個,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4168余次,下達責令整改并予以警告的案件103件,對外賣商家和從業人員開展培訓2.65萬人次,各類平臺進行宣傳報道1173篇次,開展重點宣傳活動191個,制作各類宣傳產品11.6萬個。促進行業自律方面。推動餐飲行業協會加強行業自律,指導省飯店餐飲烹飪協會分別在1月份和6月份發出“厲行勤儉節約 遏制餐飲浪費”和“節約糧食 杜絕餐飲浪費”倡議,引導餐飲企業弘揚節儉理念,合理調整菜品分量,倡導消費者健康用餐、節約消費。?
(四)推動單位食堂反浪費行動。加強機關食堂反浪費。印發《吉林省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實施方案》,明確全省縣級及以上機關全面實施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成效評估和通報制度,縣以下機關及事業單位、鄉鎮(街道)食堂參照執行。組織各市(州)、省直機關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管理人員開展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培訓,通過培訓學習,全省公共機構節能工作管理人員業務能力,節約糧食、反食品浪費意識明顯增強,充分發揮了公共機構在反食品浪費工作中的表率作用。強化學校食堂反浪費。多部門聯合在全省范圍內開展校園食品安全和食堂管理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把學校開展厲行節約、杜絕餐飲浪費作為重要整治內容。編寫《中小學生膳食營養指導》一書,編制160套中小學(幼兒園)午餐帶量食譜,供家長和學校參考使用,全面增強學生及家長獲得感,努力提升師生家長滿意度。對校(園)長、食品安全總監、食品安全員、后勤管理人員、營養配餐人員開展培訓,提升學校食堂管理人員配餐水平,提高供餐質量,確保營養均衡,避免浪費,累計培訓200余人。學校通過采取小份菜、半份菜、套餐、自助餐以及盒餐改為桶餐配送等方式,提升學生餐質量,引導學生根據個人飯量和口味喜好自由選擇搭配,解決了以往套餐菜品固定、分量統一造成的浪費。推進企業食堂反浪費。印發《省國資委監管企業反食品浪費群眾性活動方案》,指導各監管企業建立健全單位食堂節約用餐制度,加強食品采購、儲存、加工動態管理,制定實施防止食品浪費措施,掌握人數動態變化情況,提高食材使用預估準確度,減少因儲存時間較長引發的食物浪費。?
(五)加強損失浪費統計調查。在全省46個縣(市、區)開展了水稻、玉米機收損失率監測調查。全省玉米、水稻等主糧作物機收平均損失率降低0.1個百分點以上。按照國家要求進一步優化省級儲備糧承儲企業信息系統,完善糧食儲存損耗和溢余管理相關功能,統一數據格式、指標,提升數據自動采集率,充分利用技術手段完善數據匯總、校驗功能,從源頭確保數據真實可靠,持續為國家構建糧食損失浪費監測評估體系提供糧食儲存環節損耗基礎數據。?
(六)加強宣傳教育引導。引導各地加強制止餐飲浪費經驗做法的宣傳報道,全省各地采取“線上+線下”模式開展制止餐飲浪費宣傳,通過發送公益短信、制作宣傳短視頻、發放倡議書、懸掛條幅、粘貼海報等方式,在全省營造制止餐飲浪費良好氛圍,引導消費者弘揚節儉美德。推動綠色餐飲先行,將制止餐飲浪費標準咨詢與宣貫納入一站式服務窗口日常工作中,構建服務交流平臺,指導企業全面提升餐飲質量,全力打造綠色餐飲,聚力營造反對餐飲浪費新風尚。以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為契機,將反食品浪費作為重要宣傳內容,圍繞“制止餐飲浪費,節約光榮、浪費可恥”主題,采取懸掛宣傳橫幅、發放宣傳單等方式積極開展節約糧食、反對鋪張浪費宣傳,引導廣大干部職工樹立勤儉節約的思想意識,營造了濃厚的反食品浪費氛圍。全省公共機構線上線下宣傳活動200場次,累計吸引觀眾18萬人次,制作海報、視頻、宣傳稿件等宣傳材料轉發4萬次,點擊量超19萬次,通過宣傳活動,干部職工愛糧節糧、知法守法意識明顯增強,有效推動了我省機關食堂反食品浪費工作。發放《農戶安全儲糧指導手冊》13萬冊,指導各地加強宣傳引導,尊重農民意愿,不搞一刀切,因地制宜科學搭建儲糧裝具,加強庭院落實管護,做好安全儲糧。吉林廣播電視臺在各頻道及相關頻率播發《光盤行動》《一粒米的歷程》《吃不完打包走》等節約糧食類公益宣傳片31版,播出頻次達15073次。截至目前,全省共開展宣傳活動100余場,發放宣傳資料近10萬份,制作懸掛條幅150幅。?
二、2025年工作安排?
2025年,我省將牢固樹立增產必須節約、節約就是增產的意識,堅持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緊盯不放,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切實降低糧食和食品損耗浪費。一是不斷提升糧食倉儲設施功能。支持符合條件的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建設倉儲設施和購置糧食烘干、裝卸、運輸等設備,降低經營主體收儲成本、減少糧食損耗。指導市縣申報并實施糧食倉儲設施建設和升級改造項目,推進綠色儲糧技術應用、糧食收儲機械設備更新升級。二是加快推進糧食加工重點項目建設。鼓勵糧食加工企業開展數字化轉型、智能化改造,引導糧食加工企業向“專精特新”方向發展,指導企業開展適度加工,不斷提升生產效率。三是督促網絡訂餐平臺落實主體責任。組織召開餐飲外賣平臺防范外賣食品浪費行政指導會,督促平臺完善并落實防范外賣食品浪費相關要求,建立健全外賣餐品描述、外賣點餐消費提示、消費教育引導、優化商家管理服務等制度機制。四是加強重點餐飲服務單位監管。加大學校食堂、校外供餐單位、承辦團餐(宴會)賓館酒店、旅游景區等餐飲服務單位監督檢查頻次和力度,將制止餐飲浪費與餐飲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同頻同步開展,組織開展“隨機查餐廳”行動,督促餐飲單位推廣“小份菜”“半份菜”,提示消費者適量點餐,主動提供打包服務,倡導使用可降解打包、外賣餐盒餐具。五是持續做好愛糧節糧宣傳。充分利用傳統媒體、新媒體等各種宣傳方式,宣傳普及農戶庭院安全儲糧知識和技術,指導農戶庭院科學儲糧,促進減損增效。聚焦重點時段,充分利用“科技活動周”、“愛糧節糧宣傳周”、“世界糧食日”等時間節點,組織開展系列活動,倡導愛糧節糧、健康消費的社會風尚,普及安全儲糧、科學儲糧、減損增收知識。?
?
?
?
初審:邱振卓復審:姜軍終審:王大鵬
?